日前,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公布了“浙江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精品文庫”工程入選作品名單,我校三項優秀學術成果成功入選,分別是“兩山”理念研究院李學功教授等著的《戰國史》(十卷本),金佩華研究員、王景新教授主編的《千村故事》以及人文學院夏德靠教授所著的《兩漢語類文獻生成及文體研究》。
《戰國史》(十卷本)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戰國史”(批準號:2019—198)的最終研究成果,榮獲2021年“浙江省第二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基礎理論研究類)。全書試圖以分鏡頭方式的研究思考,展示波瀾壯闊的戰國歷史,為戰國史的研究開拓一個新境界。該書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有助于讀者理解戰國時期政治制度的設計與實踐,理解如何利用考古文物中的相關資料解決戰國地名問題等。該書主要的研究成果在《史學理論研究》《考古學報》等高水平期刊發表,形成了較好的理論觀點和學術影響,中國社科網、光明日報網等國內多家重要學術媒體予以關注,產生良好社會反響。
《千村故事》叢書是《千村故事“五個一”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緣起于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探索,同時也是在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不斷躍升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創新實踐。該書主要針對納入《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有數量和名單庫》的1237個村,按照一村一故事的原則,歷時7年編撰完成。全書共10卷12冊,300多萬字,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時任浙江省省長李強同志專門為叢書撰寫“總序”。該叢書是浙江省在歷史文化村落物質文化遺存修復、保護和利用基礎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性挖掘、整理、記憶和傳承的鄉土文化建設的重大工程。
《兩漢語類文獻生成及文體研究》以兩漢語類文獻作為研究對象,將兩漢語類文獻的生成與文體形態結合起來,融合文體研究與文獻研究;比較系統地討論了兩漢時期語類文獻的生成、類型及文體特征,以此來展現兩漢語類文獻的整體風貌,推進了對先秦語類文獻傳統認知的深化。該書在先秦史官文化、諸子文化、漢代儒學復興及早期語類文獻編纂的宏觀視野下整體地、動態地闡釋兩漢語類文獻,分析其興盛的原因,考察其文體形態的演進,探究本時期語類文獻參與其它文體創制的過程,從而比較全面的呈現語類文獻在兩漢時期的演變軌跡。
據悉,“浙江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精品文庫”工程評選標準嚴格,本次我校三項作品成功入選,有利于進一步擴大我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力。
中國·浙江 湖州市二環東路759號(313000) 浙ICP備10025412號 浙公網安備 33050202000195號 版權所有:黨委宣傳部